fbpx

CMX讀書會選書|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

CMX 2 讀書會在四月的選書是『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


本書的作者是 賈德.戴蒙他推出的著作本本都是經典,有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昨日世界:找回文明新命脈,並稱為人類大歷史三部曲。

這次讀書會的場地首次移師到 臺灣吧Taiwan Bar ,大大的門口櫥窗就看到黑啤在現場坐鎮,熱情的歡迎入場的每位朋友。

當天完完全全被各位大大知識碾壓,手速跟不上語速,零星摘錄了句子,分享給大家。

圖像裡可能有1 人、站立

Photo:蔡東翰

開場就由新手爸爸 Ted 帶來導讀:

者高齡八十二歲,奇怪的人,瘋狂的斜槓, 稱號有演化生物學家、生理學家、生物地理學家以及非小說類作家。

在學術領域的專研,又是如此跨領域的學習。

此本動盪是透過個人面臨各種危難轉換國家危機來改變。
英文翻譯名稱比中文更來得恰當 → Turning Points for Nations in Crisis

累積的成因並非閱讀後就能理解
學歷史:事情的借鑑,觀點不是單一
真正要學危機和轉捩點

書中提到的一個問題:國家如何在動盪的時代度過危機?

作者用的方法論是參考於危機治療中心的危機治療師在協助求助個案的治療方法,來推斷國家危機治理的12個因素。

個人

  1. 承認個人置身危機
  2. 承擔採取行動的個人責任
  3. 建立圍籬,勾勒出需要解決的個人問題
  4. 由其他個人和團體獲得物質和情感幫助
  5. 以他人作為如何解決問題的典範
  6. 自我強度
  7. 誠實的自我評價
  8. 過去的個人危機經驗
  9. 耐心
  10. 彈性
  11. 個人核心價值
  12. 擺脫個人限制

國家

  1. 國人對於國家陷於危機中的共識
  2. 承擔國家採取行動的責任
  3. 勾勒出需要解決的國家問題
  4. 由其他國家獲得支援
  5. 以其他國家作為解決問題的典範
  6. 國家認同
  7. 誠實的國家自我評價
  8. 國家危機的歷史經驗
  9. 應對危機的耐性
  10. 針對特殊情況的彈性
  11. 國家的核心價值
  12. 地緣政治的限制

本書是敘述比較論,大多都在講故事,並從中對比危機治療的因素,進而找出方法。

其中 Ted 認為最重要的是「誠實的自我評價」
理解不是那麼真切,不知道自己是那麼悲傷,牽涉到自我認知
例如:失戀當下不是那麼難過
從過去走出來的經驗學習

在國家的核心價值中,台灣仍在尋找中~

書中舉了七個國家,Ted 挑戰用一句話來解釋一個國家
芬蘭:一個民主自由國家長期抵檔共產專制侵越維持和平
日本:黑船來航明治維新到軍國主義
智利:危機由內部引爆
澳洲:自我認同的轉變


圖像裡可能有1 人、站立

Photo:蔡東翰

第二位導讀人為吳濬(ㄐㄩㄣˋ)彥(小新),目前為民主進步黨發言人、民主進步黨第十七屆青年部主任。

芬蘭:芬蘭化還是現實主義的典範?

日本:黑船來航
普遍都是對於西方列強的覺醒

補充閱讀:『王瀚興觀點:蔡習交鋒─21世紀「黑船來航」,臺灣「坂本龍馬」安在?

小新拋出一個問題詢問:主權跟經濟發展哪個重要?
如果再換個問題,國家安全跟經濟發展哪個重要?

補充書籍:『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

很多問題在於制度 / 政策,只圖利於部分的人

日本:缺乏批判者所提到的。人類代理與組織決策

日本對比英國
地理形態相同為何發展不同
距離上、面積上、產業上

補充閱讀:『重讀鎖國(上):幕府,狹隘避世,或眼光長遠?

社會主義 VS 資本主義
補充影片:1965年印尼軍事政變紀錄片

問題思考:

  • 可以從歷史中學習什麼
  • 國家與個人危機有什麼相似
  • 一個國家的決策如何產生
  • 集體的民主共識存在嗎
  • 我們如何面對危機

 


「從動盪到個人和組織品牌」

這個主題是第三位講者威宇帶來給大家的簡報內容

1.危機點:

  • 身份認同
  • 權力威脅
  • 內外在壓力
  • 外在衝突

2.如何度過:

  • 個人:過去、未來
  • 國家:過去、未來

在意的是什麼:

  • 做了什麼有價值的事
  • 想成為怎麼樣的人
  • 未來想做什麼
  • 想把組織帶到哪裡

當作數學來看利用 12 個因素當成公式

Morgan Housel:『影響未來的三大力量

第一個力量:人口
人口老化,少了勞動人口,經濟怎麼提升
自己不能生,拉別人的小孩過來

1-9a3ba1.png

Source: Census Bureau

第二個力量:貧富不均

2019 US Wealth Distribution

By wallstrategies.com – Own work, CC BY-SA 4.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89387859

郵遞區號決定社會地位

第三個力量:資訊取得

反全球化
反中國
反世界協議

動盪給的品牌啟發:

  • 國家認同 >>> 品牌認同
  • 國家外患 >>> 品牌競爭
  • 國家轉型 >>> 品牌轉型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至善,就是我們的核心價值

品牌承諾、品牌表現、一致性

可以改變的地方是彈性
不可以改變的是核心價值

我是誰,我的核心價值,絕不能改變什麼

先了解個人過去,才能推展個人未來


圖像裡可能有蕭仲鈞、站立和室內

Photo:蔡東翰

接著上場的是今天的場地主人家代表 Jeff
Jeff 利用不同年代的地圖來說明當代的故事
可以看出十分喜歡老的東西,不只喜歡老宅,更喜歡的是老婆

了解歷史
如何面向未來
是讓我們思考若真的遇到危機

我遇到危機了嗎?
不信任感
假訊息、資訊戰
讓你無法解決危機的危機

不是假訊息太多
只是假訊息比真訊息容易取得

結語:

承認自己的國家置身危機承擔改變的責任
而非只是指責其他國家,自認為是受害者

發現危機的時候
果斷勇敢的行動


圖像裡可能有1 人、站立和室內

Photo:蔡東翰

育青透過自身在日本求學和工作經驗,分享了最道地真實日本文化的故事。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大家站著

Photo:蔡東翰

Anny 
對於這本書的方法觀察
(超專業還穿了 Dresscode)

在巨觀和圍觀之間切換
以心理治療中面對危機的處理模式
比對國家與個人如何面對危機與改變

芬蘭:大野狼與小紅帽
德國:腳踏實地
日本:一夜長大
澳洲:大夢初醒
美國:老大哥心態?


 

圖像裡可能有黃正順、站立和室內

Photo:蔡東翰

正順是第一次分享,就把自身對應到 12 個因素拆解給大家看

個人:承認個人置身危機

不同知識體系
不同工作型態
不同同事背景

突如其來的遠距工作

護理>>職軍>>澳洲WH>>企業永續顧問

個人:承擔採取行動的個人責任、建立圍籬,勾勒出需要解決的個人問題

由其他個人和團體獲得物質或情感幫助
以他人作為如何解決問題的範本

個人:過去的危機經驗

彈性、耐心

個人:自我強度

個人核心價值

角色本色:只能從兩難時的選擇看出來
人在壓力下如何抉擇,代表他是怎麼樣的人,
壓力越大,抉擇反映出的本性也越真實深刻

參與、承諾、言行一致

價值觀:責任、智慧

擺脫個人限制

每次讀書會不到十點多、十一點還是擋不住大家熱情的交流學習
更多的學習,期待我們下次讀書會的分享
更歡迎下次讀書會有你的參與分享

我們是最讚的CMX 讀書會 2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

 


 

小科普:

這次動盪的封面跟葛飾北齋的「神奈川衝浪裏」相仿
這幅是是《富岳三十六景》系列作品之一
主要是富士山為背景
此浮世繪畫風在日本受到美國人的槍砲威脅下港口開放
並開始影響遠到西方的印象派畫家

補充閱讀:全世界最浪的一幅画,究竟在画什么?

File:Tsunami by hokusai 19th century.jpg

source:wiki

Like this article?

分享在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分享在 twitter
Share on Twitter
分享在 linkedin
Share on Linkdin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twitter
分享在 linkedin
雨傘男孩的王董

雨傘男孩的王董

在雨傘產業打滾了七年後的雨傘男孩,從傳產跨到數位行銷。 目前在 Saas 公司任職數據產品整合部門,負責 Adtech 和 Martech 專案。對於:台語/雨傘/業務/商展/傳產/找工廠/客製化/B2B/B2C/品牌/擺攤/百貨/數位行銷/電商,略懂略懂,歡迎鬥陣來開槓。 期待我的分享能夠有天幫得上你,為你遮風避雨。